当前位置 首页 剧情片 《三角草的春天》

三角草的春天

类型:剧情片日本2018

主演:山田杏奈,清水寻也,大谷凜香,大塚丽奈

导演:内藤瑛亮

安琪云2

安琪云1

剧情介绍

中学女生野咲春花(山田杏奈饰),由于父亲工作的原因,她不得不从东京的学校转学来到一所即将关闭的乡镇学校。作为一个外来者,她一进校就遭到了欺凌。为了不给家人和妹妹带来麻烦,春花决定忍受欺凌直到毕业。但...

雪地上你的血迹,从马德里到巴黎——啊跑题了,是蜿蜒在冬季的树林里。

四年前看过押切莲介的原作漫画,怎么也没想过这漫画居然能真人化,还能拍得那么唯美。虽然这个电影的评分不高,但是出于种种私心,我真的觉得挺好的。虽然剧情有点崩坏,但是画面、配乐和演员的表演都近乎完美。鲜血与冰雪的刺目的对比,小镇上旷日持久的暴雪和肆虐的风。我真的很喜欢……我从没写过影评,但是看完之后我真的有很多话想说,300字的短评不够我写。所以就人生中第一次写一篇长评吧。(预警:是个人的情感表达和回忆,废话很多,不想看废话的不要看,何必看完之后再点个“没用”呢……)

我会喜欢它,很重要的原因大概是因为代入感吧。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在故乡受到过创伤、留下过伤痛回忆的人,都和我一样,会在换一个视角审视当年发生过的事情时更加释怀、感到一点释然。

当然,释然也没什么用,反正我已经破破烂烂地长大了,就这样,缺陷重重千疮百孔地长成糟糕的成年人了。

在北方小城长大,电影里的场景很好地还原了我的童年记忆:偏远,闭塞,漫长的冬天,夹杂雪花的呼啸的北风。齐膝的积雪能盖住一切,直到来年春天才会复现。满眼望去,四野没几个人。阴霾的天空,有积雪落在光秃秃的黑色枝杈上,唯一的亮色来自那些色彩鲜亮的衣物。寒冷和缺乏阳光使人们的性格变得阴郁、偏执、扭曲、暴躁。娱乐匮乏,时髦的脾气不好的女同学受着大家的拥簇,粗鲁蛮横愚蠢的男同学内心十分单纯。从外面世界来的新鲜面孔能被大家谈论好久好久。电影里的人,妙子,春花,晄,霸凌的同学,那些家长,南老师,我都能体会到他们,我完全能理解他们。即使他们的行为在我们这些观众看起来再不合理,事实上都是当你身处其中时顺理成章地会做的。

看漫画时,黑白的画面更多地传达的是情感和氛围,很压抑,很致郁,一瞬间又重新体会了小时候那个被欺负的自己的感觉。事实上看原作漫画时我一度只看了第一卷就弃了,我以为只是单纯地讲述“小孩子天生的恶”“小孩子能有多坏”这种主题的血腥猎奇复仇故事。押切莲介的奇特画风,那些人物的短宽脸和巨大的眼睛也让人看着不适。后来看了后面剧情的剧透,卧槽女主被欺凌是因为百合因爱生恨?卧槽看似拯救女主的男主也是病娇?卧槽最后全死了?和我想象的大圆满结局不一样啊!才接着看了下去。而看电影时,那片白茫茫的空旷一下就把我带回了童年记忆——对,空旷——电影里大多数镜头都有大片的留白,没有群众演员,没有人群,没有街上的行人,唯一一次出现的公交车也空空荡荡。就算是学校,也只有十几个学生。这正是我小时候冬天的感觉啊。在看漫画时的致郁,反而在这里,在这个和故乡十分相似的异国小镇,被化解了。

我也曾经是春花啊。我该从何说起呢?从人们观念落后的北方小城开始?人们虽然淳朴,但是一旦心眼坏起来也坏得十分专注。小孩子们虽然土土的,敦厚老实,但是欺负起人来也十分敦厚,打人时下狠手。从被欺负的原因开始?人们观念的落后,封闭群体的共同体意识,莫名其妙的排外,对异己的排斥,党同伐异的人性。我被周围的小孩子欺负,大概是因为和他们不一样吧。他们都是东北一带的人,而我家来自他们听都没怎么听说过的“四川”;他们的爸爸或者妈妈是现役军人,而我是因为已退休的姥爷才住在这个家属院里的;他们的妈妈嫁给爸爸,而我的爸爸跟我妈妈结婚后住到我家来,和我的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我是短头发,和别的女孩子不一样;因为用过激素药,我胖得像个外星异种;我不能剧烈运动,不能和他们玩跑来跑去的“抓人”游戏,别的动作也很笨拙……我一度不敢上学,哭着求家人给我转学,起码不要坐部队班车和那群孩子一起上学。然而那所九年一贯的学校很好啊,没人会转出去,他们说。的确,每年九月份大人们就喜欢谈论,xxx家交了多少钱没都上了——嚯,xx实验,一般人想给钱都找不到门路!

离题万里了,具体如何被欺负的回忆起来有些眩晕,不写了。我不知道如何描述那种旷日持久的绝望,但是如果拣一两件最为过分的事来详细描写,像什么言语侮辱、被打、被陷害、东西被扔、男生把手伸进我胸前的衣服里之类的,那些事一件又一件单独看又好像都没什么,都不足以让人绝望啊。可就是每天日常里一次又一次不可预测、不知道自己哪句话引起了他们兴趣的霸凌,构成了我生不如死度日如年的被欺凌的日子。

我曾经差点是春花啊。

八岁时,在一次那群欺负我的孩子从欺负我升级到破坏我姥姥的东西之后,我的报复念头爆发了,我最先做的是,在百度知道上提了一个问:“8岁,想杀人怎么办”(现在看来好好笑!别笑,那时的我刚发现百度知道,很沉迷的,每天能花好久在上面提问奇奇怪怪的问题和乱回答问题,还在上面问那种需要脑洞大开的语文作业,觉得百度知道是同学父母老师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的终极法宝。我小时候可喜欢玩了……比现在这些成天刷知乎的人还沉迷)。得到了很多嘲讽的回答,因为觉得我杀不掉。我大概也真的杀不掉。我也就没有杀。我就这么长大了……哦,虽然没有杀人,我当然也是做过一些什么的。

比如我自制了一盒“毒药粉”,我把我找到的一些香料,还有家里的奇奇怪怪药片捣碎,这些就是当时的我心中能弄到的最毒的东西了。我把它们装在一个小盒里——当时很流行一种彩虹香味橡皮,一盒七个装在长方形的粉色透明小塑料盒里。我至今还记得——幻想着在风里在那群孩子面前打开它哗啦啦地一抖,他们就会死掉。后来怎么样了,我也忘记了。大概在和同学玩耍中开玩笑地扬掉了吧。

我每天都带着一把裁纸刀。我还很有心机:不能直接无缘无故地捅别人,必须要别人先动手,我先不还手,我制止几次之后对方不听,这样我才是师出有名正当防卫。哦,还得要我威胁之后对方不怕,这样才爽,没想到吧,我真捅了。我最终动手是在五年级下学期。我的小学是五年制的,然后,我就这样结束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生涯。

固然以暴制暴不可取,为了欺凌者赔上性命不值当。但是处在受害者当时的处境,是没有办法的,当你被欺凌到无所适从、怀疑自己能否活下去时,你看不到未来的高中,大学,另一群伙伴,未来的人生的无数可能性。

所以,春花做了当年的我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我也幻想过血腥暴力地虐待那些“仇人”的方法(我至今还想着如果我得了绝症治不好了首先要找到我的小学老师还有那些人然后杀了他们……),那些方法的血腥程度随着渐渐长大接触的血腥作品越来越多而逐渐升级,恶念渐渐膨胀,直至释然的那一刻又归于虚无。

我看得最爽的一场戏不是春花第一次杀人,铁钉插爆同学眼珠,而是大雪停课那天, 她杀久贺的那一幕。久贺是当年欺负我的那种傻逼男生的典型:暴躁,莽,头脑单纯,没什么坏心眼,事实上也没什么善恶观,就,无知无觉地做着残忍的事……对自己做的事没有什么认知,欺负别人纯为了高兴。喜欢骄傲漂亮的女同学,听她的话,但女同学不喜欢她。那副有点细的眼睛,愚蠢的眼神,傻逼的长相。

在两边齐胸深的积雪中间的道路上,春花充满仇恨盯着他不说话,他死到临头还不明白怎么回事,虽然有点害怕,但还是虚张声势地摆出那副混混的架势——这是他熟悉的架势,仿佛这样就能给他壮胆,带给他力量——粗暴地攘了她一下,直到被刀刺中才如梦初醒,跌跌撞撞地逃命。

我圆满了。

唉,春花的死,是世界上另一个我的死。有种文艺的说法是一个人要杀死无数个自己才能成为现在的自己。春花的身上体现的就是世界上无数个和当年的我一样的小小的、苦苦的、孤独的、被欺凌的、想要报复的小孩子的另一种人生可能性。她的死,就是当年那个小小的想要报复的我的“死去”啊。只不过,那个小孩死后我继续长成了糟糕的大人。但是总之那种成为少年犯、或者十几岁身中数刀身亡的人生可能性,已经对我关上了。

我们最终都没有对加害者挥刀相向,但我们也这样活过来了。

有时候看校园暴力主题的动画或者影视,会有点嫉妒,那些被孤立被欺凌的奇怪孤僻的主角,也许因为他们长得好看吧(x),很快就能遇到一个和他们相似的青梅竹马小伙伴,发现他们的无辜,发现他们内心的美好,发现他们的孤独;理解他们,陪伴他们,帮助他们,最终救赎了他们,其间两人还滋生一些情愫;到最后误会解开,大家和和美美大团圆,两个主角都成长成更好的人……可我一直到就这么长成一个成年人了都没有遇到那个救赎我的人 我只是在自救……真是太不公平了!那些动画和影视中的主角是幸运的。而现实中,当一个人遭到欺负,自信就会变差,性格也会变差,会变得自卑、阴暗、孤僻、攻击性强、浑身带刺;然而这样就更会被欺负,和更多人为敌,然后在对抗那些欺负中,性格变得更差,更加又臭又硬……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因此,一旦开始被霸凌,就会越来越被霸凌了。哪怕受害者起初受到的欺负是不讲理的,但是自从你开始反击, 那些加害者不仅不会害怕,还会因为有了话柄而变本加厉。(啊,而那些被喜欢着的人,则会越来越和善,越来越可爱,从而被更多的人喜欢。这是人类的爱里的马太效应。)

虽然开头说我释然了,但是其实童年被欺凌这件事还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我的影响持续至今。要不然,我怎么会在看完这部电影的深夜不睡觉而忍不住打这么多字呢?真正不被影响的人,不是像我这样口口声声宣称“啊我已经走出了阴影我现在完全不受它影响了我释然了”的人,我现在还在纠结着这个事,说服自己“你已经走出来了”,就说明我根本还没有走出来。我很羡慕觉得这部电影不合逻辑,奇怪为什么被欺凌者不反抗,觉得这些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人,如果觉得这些事难以理解,你们真的够幸运。

事实上,事到如今我还恨他们,恨我经历的那些校园暴力。虽然我时隔多年现在活得还算行,但是我浪费在上面的时间和精力是不可估量的。我他妈甚至现在还在吃抗抑郁药,我的性格这么容易抑郁,不能说和这些经历没有一点关系。我小学前其实挺开朗活泼好动的,从那以后,就变成了沉默自卑畏畏缩缩的人。

被害者就算能侥幸长大,又能长成什么样的人呢?

大概要像我一样,觉得自己的存在是个错误。凭什么,许多加害者能轻松地正常长大,而被害者却要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反复审视当年的事情,甚至时常怀疑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错误,用尽方法来治愈当年的心结,不停地全方位各角度剖析自己,在自我疗愈的路上一骑绝尘?即使成为了成年人之后,如今我还是会忍不住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回看当年的事情,试图藉由视角的转换来摆脱它自己的影响。这不公平!如果这么多年这些精力用在别的什么领域上,我是不是早就成为那方面的大师了?

加害者也有可怜之处,小孩子可以被原谅,不成熟的成年人也是可以被原谅的,被害者也存在自身的问题,都讲得通,都有道理,但是被害者受到的伤害,我切切实实感受到的痛苦呢,到底怎么办,到底谁来弥补呢?一切都顺理成章,所以我到底要怎么被弥补?

我恨。虽然我嘴上说着不在意了,但是真正不在意的人根本不会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激愤地打这一大篇字,因此我恨。如果我真的已经走出去了,我就不会在这个夜晚痛苦地为自己感到不公平!我才不会写长长的不知所云的文字来抒发无法言说的内心苦痛!我会在意,说明我根本还没有走出去啊!意识到自己居然还没有放下,更加重了我的恨。十二三年了啊!它耽误我这么多年了啊!我想要放下,我以为已经放下了,然而,没有没有。

所以我想任性地说,全都死掉,是最好的结局。加害者和被害者都不要长大,有关罪恶的一切,白的雪,红的血,都随着春天的到来一起消逝吧。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