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综艺 《大日子》

大日子

类型:综艺中国大陆2011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安琪云1

剧情介绍

这个新年,还好我们还有《大日子》。去年的贺岁片《家有喜事2009》获得不错的票房成绩,成为马来西亚去年最卖座的中文片,大收570万令吉票房。因此,今年的贺岁片市场,和往年相比,当然就更添看头了,电影公司都对这市场虎视眈眈。随手拈来目前在我国农历新年档期上映的中文片就有《72家租客》、《花田喜事2010》、《苏乞儿》、《锦衣卫》、《财神到》等。然而,在一众来势汹汹的香港贺岁片中,今年还有打着百分百本土制作的《大日子Woohoo!》(以下简称《大日子》)加入贺岁片的战围,不让海外电影专美于前。只是,相信是为了避开与外国贺岁电影正面交锋,《大日子》“作弊”提早于1月14日就在各大戏院率先上映。正因这样,这部影片成功抢得头彩,以黑马之姿杀出一条血路。从一开始不被看好,到目前累积的400万令吉票房,可见《大日子》排山倒海的宣传攻势非居功不小。无论是自家电视台或电台的广告,还是在网络上成立网站或面子书的粉丝专页,都成功吸引观众买票入场支持“国片”。早前的新闻报道中更宣称这部本地首次摄制的新年贺岁电影的票房成绩成功打败去年新加坡制作的贺岁片《大喜事》和《幸福万岁》的票房纪录。《大日子》既然是首部纯本地制作的中文贺岁电影,贩卖本土情怀肯定是意料中事(不然就会被讲“媚外”),许多观众都纷纷表示有共鸣有好笑有感动,口碑还算不错。这部电影的成功,相信本土味必定是重要因素之一。无独有偶,不只在马来西亚,今年台湾及香港叫好叫座的新春档期的贺岁片,都是散发着浓厚的地方情怀、色彩,好比香港贺岁片冠军《72家租客》卖的就是“港味”和香港人的共同记忆。至于台湾的《艋舺》,票房已破2亿新台币,内容围绕在台北艋舺小地方的黑道。可见,“本土味”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是电影屡试不爽的票房灵药。这一部由Astro和MY FM携手制作的《大日子》,理所当然由旗下一众主持人和电台DJ主演。这些演员阵容其中包括了林德荣、杨佳贤、萧慧敏、Royce陈志康、邱文博、颜江瀚、卓卉勤等人。网络上就有不少人指不喜欢听他们的节目所以不会去捧场之类,更有人不喜欢整部电影都是Astro和MYFM的主持人之类云云。然而,这些论点怎么听起来都太肤浅,就像《72家租客》中TVB艺人总动员也是这样的情况。这些有份投资的公司选角时“就地取材”选用自己公司的艺人也不无道理,毕竟自家人的饭碗也是要照顾的,如果那些艺人有叫座力的话,那为何还要舍近取远选用其他人呢?至于电影票房方面,我一直在电台听见主持人很努力的报告已经达到多少万的台词,搞到听的人很反感。当然,我还是很高兴可以看见一部本地制作的中文电影的放映期可以因为观众热潮和票房不错而一再延长,之前全国有20家电影院三度延长映期至2月17日,有些更迟至24日才下画。这真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也狠狠地给那些之前看不起这部片子的电影院线重重地赏了巴掌。不过,基于《大日子》这部片子的主要放映院线为TGV,同属在我国媒体大亨阿南达(T. AnandaKrishnan)旗下的丹戎(Tanjong PLC),也就是与Astro均属同一集团,因此不少人对这部贺岁电影的票房成绩有所保留。总之,不管这部电影的票房灌水与否,从这部电影的效应与口碑来看,《大日子》绝对是马来西亚中文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至少它在故事内容、制作及包装行销上都达到一定的水准。否则,本地观众也不会乖乖买票入场支持。毕竟,在这好莱坞式电影氛围中长大的观众,是不会单纯到因为想支持本地电影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去花钱观赏电影的。过去我们也曾经有《四人夜话》、《第三代》、《近打》等本地中文电影,可惜都成不了气候,这些电影不是眼高手低,就是粗制滥造自命清高,口碑不好,观众又怎么会心甘情愿掏钱买票呢?我相信,《大日子》绝对是一个好开始,希望接下来会出现更多出色的本地影片。大马中文电影圈(我指的是商业电影)的这一片沙漠,不是单靠一部电影就能够开出一个春天来的。马来西亚中文电影工作者,大家尚需努力!http://chinhoe1101.blogspot.com/2010/02/2009570722010-woohoo114-400-722-astromy.html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