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爱情片 《随波逐流2011》

随波逐流2011

类型:爱情片美国2011

主演:亚当·桑德勒,詹妮弗·安妮斯顿,妮可·基德曼,尼克·斯旺森

导演:丹尼斯·杜根

剧情介绍

-->剧情介绍:丹尼(亚当·桑德勒饰)年轻时经历了一段失败的爱情。他被一个女人深深地欺骗了。他无意中发现了婚戒的魔力,并伪装成已婚男人。昔日,走江湖的艺人,遇到合适的场合,就会表演,偶遇机会,偶尔凑凑热闹。多年后,丹尼成为了一名成功的整形外科医生。他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美丽的女孩帕尔默(布鲁克林德克尔饰),两人一夜之间坠入爱河。第二天醒来,发现婚戒的帕尔默误以为丹尼已婚,并表示要退出复杂的关系。为了挽留心仪的女孩,丹尼不得不再次编造谎言,央求医院助理凯瑟琳(詹妮弗安妮斯顿饰)扮演即将离婚的妻子。只是谎言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凯瑟琳的两个孩子,丹尼的弟弟艾迪等人都被卷入其中。当一行人前往夏威夷度假,遇到凯瑟琳的死对头德夫林(妮可·基德曼饰),失控的局势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 豆瓣 在咱这儿,二十年前提及剩男剩女,就要被指老处女、光棍儿汉了,是不好听的变相嘲讽。究其成因,也很简单,三两条就能归纳出来。第二个千禧年之后,“剩”下的数目逐渐庞大,成为某种气候,就要当它是个课题来讨论了,加之剩字挂钩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三言两语也无法道清楚。但其中往往存在一种相当普遍的“盲眼”现象,忽略了身边那个最适合自己的,结果盲目远眺,蹉跎了岁月。幸运的,在眼前找到幸福,依旧远视的,继续孤独地眺望。
 电影《随波逐流》并非如上所言,人物也并非完全定义在了剩男剩女上,但与我感受到的能共振,就以此开篇了。这必须曲线联想。就说电影中的人物,男主角在婚礼前偷听到新娘同闺蜜侮辱他的话,跑单拒绝结婚,到后来练就成情场高手,直至走入另一场结婚的剧情高潮,其剩男的内心思想是要告诉观者,他一直漠视了身边那个单身的熟女妈妈,他不是23岁小姑娘的真命天子,他那么风流,随处留情,他是未瞧见身边需要他守护的单身妈妈。至于前边的几分钟,当励志插曲来听就好了。
 若讨论回电影中其他的女性角色,虽用二人做代表,也不得不承认它的复杂性,我要分析,也只能浅尝辄止。最突出的一点,是电影刻画的一种恋爱形态,表现极其多的女人,拥有自我评价过高的盲目自恋心态。这在当今社会表现淋漓尽致,一些女人,如此定位导致容易自作多情,容易冲破阻力暗送秋波,容易胸涌彪悍的征服欲,容易无私奉献直到变成怨妇、糟糠、黄脸婆,容易去破坏别人的家庭,总之等等吧。因自视爱情女神的女人,很看不得男人受伤,更看不得已婚的男人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顺势就把自己神化了,但鲜少能幸福地步入婚姻殿堂。即便结婚了,之后,就会演变成另一种失衡的结果了。显然《随波逐流》中的男主角丹尼不仅深谙整形,更熟悉这类女人的大脑。
 所以说,丹尼也属于“剩男”,只不过,他是自愿剩在了单身汉的群里。为拓展故事丰富的现实意义,利用“未婚”需要“结婚”的主线,演绎得还是“剩男”剩前剩后的社会婚恋问题。直接概括,热热闹闹的夏威夷之旅只是个壳,此剧斑驳点缀的生活气息才是严肃的内容。不存在婚外恋的道德问题,规避了抨击野食的矛头,只从正面表达。表现丹尼合则来不合则去的不羁性情,算是第一次感情创伤的后遗症,当然这是他单方面感受到的轻松愉悦,与他交往的女人,她们心中可不这么想,他冒充“有妇之夫”的婚戒,才是提升他男人价值的砝码。那一群女人显然都是同类,觉得自己是唯一能够救赎丹尼的女人,于是她们对丹尼这个钻石王老五来说,像历史书一页页被翻过。如此悲剧而又现实的故事点缀在电影幕布之外,不知有没有感受到的。
 而幕布前,女人的角色是被润色了的。那位23岁的女教师,嘴里是不齿做第三者的,她要明确丹尼的婚姻彻底破裂了,要亲自面试丹尼的前妻,及后来又意外出现的孩子。细观察,类型女没变,换汤不换药,只是与时俱进,更懂得包装自己了而已。当然,我这样说,并非讨伐女二号,相反,是要夸赞这种塑造角色的成熟与真实性。作为喜剧片,这是特别高超的技能,但凡露脸的都是可爱的善良的普通人,避之不及的小人不会出来扫兴,再要制造矛盾冲突,就会用人物性格,话说,人无完人么,后面处理皆大欢喜,便是好同志,知错就改的表扬了。
 说到此,切中了电影的主题,也是亚当.桑德勒电影的一贯风格,貌似轻松愉快的爆米花电影,他一直在其电影中植入大量供人思想的社会现象。处理得也如他的为人,真诚而又狡黠,源自犹太人的血液。可以说整部剧出场的几位,如亚当桑德勒、詹妮弗安妮斯顿、妮可基德曼、布鲁克林黛克等等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平凡人,但都善良,所以能玩到一起去,最后也能成人之美、好聚好散,也不会在看客的心里留下污点。
 电影的另一桑德勒标签是冷幽默,他特别擅长收罗社会流行问题,使其现象呈现在电影中,营造喜剧氛围。变换口音的那段,不管是小拜莉麦迪逊的英国口音,还是丹尼表弟埃迪的英语,都是不错的笑点,让我想到了自己的中式英语。关于娱乐圈养颜现象的袒露,于现实生活中整容风潮的呈现,对屏幕前的看客而言真是重磅的趣味花絮,凯文.尼龙的肉毒杆菌脸,翘臀男的侧影,眉毛一高一低,丰乳不成的丑态,看着他们,顿悟台前幕后的辛酸,亦感叹,人总是会老的,会变成褶皱,看来只能坦然接受。安妮斯顿与妮可的对手戏,PK草裙舞是一出,俩人明争暗斗的过程实在眼熟,女人之间攀比的战争就是世界的战争。而其中一些稍稍沉重的话题,完全是一点一线地带过了。种族歧视,就要自嘲自己的犹太大鼻子。同为美国,贫富差异,就用小鸡换豪车来比喻。埃迪到了夏威夷成了当地受爱戴的兽医,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实例。等等。
 有趣的情节特别多,就说到此,再说特别抢镜的两个小朋友。影片最开始,看到大鼻子的亚当偷听妻子杰姬桑德勒客串未婚妻笑话他,我还想后来出现的小女孩可能是他家的小千金,这也是他的做派,每部剧总要家人露露脸。结果看到小朋友们出场,是那个从《仙境之桥》中给我惊艳的小拜莉麦迪逊,就知这剧的意图了,在打儿童这张牌,小朋友们不是来打酱油的。除了某些桥段,小拜莉表演太过激情,略显舞台剧风格,总体表现很棒,同小男孩儿一起,成了这部剧另一道幽默风景。
 此剧虽然翻拍自英格丽.褒曼的《仙人掌花》,显然在叙事的风格上做了些调整,转换成了现代人的思维模式,没有六七十年代人表达情感所坚守的矜持、迂回,吃醋的方式也变得清浅淡然。但融入了更多的物质时代的人情世故、尔虞我诈,结果与经典的前作比较,还是有很成功的翻拍意韵的。在电影中,嵌入的歌曲,也展现着现代的不同气息,布鲁诺马斯的音乐回荡在背景中,又是意外的小小惊喜。
 最后再次宣言,我是亚当桑德勒忠实的粉丝,整部剧,我不粉安妮斯顿,不粉妮可,就瞧桑德勒心欢,不说他有多坚韧不拔,自闯好莱坞一片天;不说他是多么慷慨够义气的制片人,电影赚钱给参演的哥们儿各送辆好车;不说他多护着老婆孩子跟朋友,就说他的电影,一路看来,他的坚持一直带着不骄不躁的诚意,这实在让人感动,哪怕片子越拍越成熟,剧本越写越烂。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