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港台剧 《洛神》

洛神

类型:港台剧香港2002

主演:蔡少芬,马浚伟,陈豪,郭羡妮

导演:梅小青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公元222年,曹丕立甄氏为后,然而甄氏却并不爱自己的皇帝,而是被皇帝的弟弟曹植的满腹才华深深吸引,两人冒着巨大的危险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很快,曹丕便发现了甄氏的不忠,愤怒的他处死了甄氏,将曹植发配边疆。一晃眼多年过去,曹丕为自己当年莽撞的决定感到有些许的后悔,于是他下令召回了曹植,还将甄氏的遗物“玉缕金带枕”送给了曹植作为念想。入夜,曹植在梦中受到了洛神的召唤,次日他来到约定地点,竟然见到是甄氏在等他。原来甄氏死后化身成为了洛神,遗憾的是,此时的甄氏和曹植人神殊途。http://willowvision.ycool.com/post.1975280.html
一句“乱世桃花逐水流”,加上千百年被人传说的“红颜薄命”,与江东大小乔并称三大美人的甄宓之命运,打自出生一刻起就有了定数。果然,经过一场丈夫翻脸下手、二奶在旁帮凶的血淋淋的谋杀,甄后终于成为一缕长发覆面、米糠塞口的冤魂。但文学史上,却为这位冤魂留下佳话——那就是她跟她的小叔子曹植的一段爱情。真正的爱情是不识权贵的,而曹植的文学造诣以及气质的潇洒,都远在他流氓气的哥哥曹丕之上,再加之甄宓的倾城倾国貌,一出才子佳人的大戏就此上演。
TVB一早找到了这个“一女乱三曹”的买点所在,27集的中篇电视剧《洛神》虽是戏说,但也以一种现代人的独到方式让甄宓在世人心中留下印记。往事一一化烟,甄后的花容月貌、心思慎密、大仁大义、德才兼备却通过一扇由电视剧打开的小窗,悄悄地传递。做到如此的效果,自然不能忘记监制梅小青和众多编剧们的功劳。电视剧最为我欣赏的,除了跌宕的情节,当中的古诗词以及各个事件的原型典故所流露出来的文化底蕴,也让人深感此剧幕后工作之用心。
电视以甄宓的梦境开篇,讲述了《山海经》中,河伯、后羿以及洛水之神宓妃三人的恩怨:宓妃嫁得的是年年娶新妻的河伯,因此就与其妻奔月的后羿有了同病相怜之感,二人生情,自然招来河伯的妒忌。河伯后羿争斗不休,引得天帝插手,最后受罚被贬凡间的却是洛神。甄宓的梦至此醒来,是为全剧的第一次点题。而此处除了道出甄宓为洛神转世的传言外,更揭示了她今后命运的大体走向。除此之外,编剧还安排了甄宓对《山海经》中的故事发表看法,控诉了洛神的委屈与无奈、天帝的不公以及河伯与后羿的软弱,终于算是突破了传统。一个有独立之思想的女性形象呼之欲出。
水灯传情,是电视剧对于曹植的出众才华与浪漫情怀的第一次展现。约会佳人来到廊桥水榭边,自己却“人未见,礼先行”, 让《美人篇》以水灯载着先行来到佳人面前。
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以上的《美人篇》虽为原诗的删节版,但删却删得有理。首先,此诗是曹植后期的作品之一,与电视剧所想表达的事件的时间不合。其次,按寻常理解,曹植作《美人篇》,意在用比兴、象征的手法,反映内心的怀才不遇的不平与哀怨。而这一思想在删去的最后两句中显露得尤为明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相似的情况,在后续的故事中也有出现:曹植的表妹崔芣因嫉妒甄宓得表哥所作的《美人篇》,将他困在水榭里逼子建也为自己作一首能与之媲美的诗。文思枯竭恍恍惚惚之时,忽见面前水上有一酷似甄宓的仙子翩然起舞,遂作出了《美女篇》: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加之删去的: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曹植把《九歌》中所谓“美人迟暮”的哀怨与汉乐府民歌的风格相结合,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有限生命的惋惜,浅显而雅丽。较之曹丕比较单纯地模仿民歌的《燕歌行》一类,更富于个性,内涵也更为曲折丰富,耐人寻味。类似的手法,描写这类似的情感,聪明的编剧避重就轻的剔去了其中的政治意味,却在不同时刻给剧情带来不小的推动。因此对曹植的原诗做出删节,对剧情的发展仍是百利而少害的——至少,甄宓飘然若仙的风骨,曹子建的满腔爱慕万丈才情都通过一首有删减的古诗刻画得淋漓,岂非妙事。而既然一早就说明了电视剧所讲的“故事纯属虚构”,并非真正的历史书文学史,那么又何必拘泥于细节呢?
在另一方面,《洛神》中的人物个个都是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因此除了加入了人物本身所作的诗词歌赋以追求故事的真实度之外,剧中的重大情节大多以《三国演义》、《三国志》、《世说新语》等名作的记载作为蓝本。譬如曹植的七步诗,又如杨修的“鸡肋事件”,再如曹娥碑的“绝妙好辞”的字谜,一一都来源于各式的文学读本,编剧在此基础上更加以与剧情相关的润色,为故事再添一份真实感的同时更添了新意。
比较出彩的改动莫过于歌姬刘惜惜这个角色的加入。与别的情节一样,她也是有原型的。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忿狷第三十一》中有如此一篇:
魏武有一妓,声最清高,而情性酷恶。欲杀则爱才,欲置则不堪。于是选百人一时俱教。少时,还有一人声及之,便杀恶性者。
此篇短文延续了《世说》一贯的风格,短小却精彩。但歌姬的形象描绘却因为不够翔实而显得不太真实,她为何会对曹操情性酷恶?她是怎样的情性酷恶?文中均未交待,又框架却又有发展空间,这都为一个新人物的塑造提供了条件。
剧中歌姬刘惜惜作为卞夫人向王夫人挑战的筹码出现,未见其人,她天籁般的歌声就已令司空府上下的所有人——当然包括曹操为之折服。她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管他人的看法,只将唱出最美妙的歌诗做自己的全部。然而白璧也有微瑕,刘姬天生有哮喘顽疾,因此不能天天为曹操长时间歌唱,但为了保持自己歌喉在曹操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她并没有把这一秘密告诉这位司空大人。刘惜惜的结果还是没有逃出《世说》上的命运,她的地位最终为王夫人的侍婢所替代,而编剧更是为曹操想了一个看似仁慈,实则更为残忍的处置刘姬的手段:赐哑药。
“人如花飞云如短歌”,一语成谶。只可惜曹操不是惜花之人。失去了引以为傲的歌喉,就是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天赋,刘惜惜就再不是刘惜惜。依然是太透彻的女子,所以选择了死亡。刘姬与甄宓,都是红尘俗世里高洁的女子,只是,刘姬是出世的,甄宓是入世的,换作是甄宓失去了众人称道的绝世美貌,是断然不会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甄宓说的好,“惜惜姐姐不能唱了,就让宓儿为你唱。”但刘姬有刘姬的骄傲和尊严,失去这些,她生不如死。
哀痛于刘姬,却又不得不佩服编剧的独具匠心。纵观整部《洛神》,它既涵盖了《山海经》、《诗经》等著作的精妙,又包括了魏晋才子们的建安风骨,看来,它实在是因为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蕴才做到不凡的光芒万丈,简直可以算是一本魏晋文学的简易读本。而笔者在此限于篇幅与文笔的限制实在无法将其中的所有一一展现,唯有诚邀各位看官移步一品《洛神》这算不上视觉盛宴,却一定是精致的家常便饭。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