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纪录片 《柏林:城市交响曲》

柏林:城市交响曲

类型:纪录片德国1927

主演:保罗·冯·兴登堡

导演:沃尔特·鲁特曼

安琪云2

安琪云1

剧情介绍

一提默片,大都以为是看不了两分钟就倒掉呼呼大睡的类型。电影怎么能没有声音呢,没有声音谁能受的了,谁能坐在硬板凳上忸怩个把钟头,现在的好莱坞时不时都会搞得昏头大睡,在没有声音的光影中恐怕谁也坚持不住,哪怕来那么丁点音乐也是大大的不同。电影从来就是有声的,即使是在没有半点声响的默片时代,不信,你去听听看---城市的交响曲。清早起来,往来上班,中午下班,吃个午饭,睡个好觉,继续开来,待到下班,生活多彩。1927年柏林平凡的一天,可是怎么奏出个交响乐呢?火车飞驰在去往柏林的路上,清晨的柏林一片宁静,空旷的街上一个人也没有,慢慢的云动起来了,一张小纸片也飞来飞去,街上出现了第一个溜狗的人,第二个,第三个,人越来越多,一扇扇窗户打开了,越来越多的人从门里出来,上学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和巡逻的士兵们互相配合,工厂的机器转起来了,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等等,这怎么个交响了?什么也没听到阿?看来文字是太没有表现力了,乏力,真得很乏力阿~!可是谁又能说没有交响呢,火车飞驰在路上,动的,清晨的柏林一片宁静,静的,云开始动了,纸片动的幅度是不是也越来越大了,街上的人是不是也在动,而且越来越多了,各个方向的运动,一扇扇窗户打开了,向上的运动,越来越多的人从门里出来,又是各个方向的运动,上学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和巡逻的士兵们互相配合,分别向两个方向的向左向右运动,工厂的机器装起来了,旋转的运动。可是还是没有听到阿~!!我说的是节奏的问题,没有节奏谈什么交响乐阿,卢特曼可是第一次把节奏试验于电影,谁说它不是一部用光影线条运动奏出的一曲交响乐啊~!不过声音我真的听到了,而且很大声,有强有弱的。还是那句话,不信,你去听听看~!

纪录片拍摄在20年代的魏玛时期的柏林,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得以看到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下城市中人的生活。行色匆匆,为生活各自奔忙,我们很少能看到这些人脸上的神态他们有的仅仅是麻木,就像齐美尔曾经城市中人的概括:腻烦态度,他们生活在技术和工业蒸蒸日上的时代,市场经济和都市理性占据了整个都市人的生活,“货币经济”是齐美尔提出的重要理论,在城市中所有活动都变成了“为市场生产。”

我们在影片中开头看到了柏林城市的面貌,火车蒸汽充斥面,忙于奔波的都市人和理性有序的都市布局,高大的楼房几乎占据了城市的半边天,这样的城市失去了本有的烟火气,剩下的只有过于理性的资本与生产。韦伯曾在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探讨理性资本家和冒险资本家,他认为,冒险资本家是现代化之前的文明,而当下的资本是理性,是结构秩序都无从打破的驯化社会。芭芭拉门奈拉在《城市和电影》一书中将城市电影予以定义,并指出连结城市化和电影的纽带是现代性。在通往现代性的道路中我们在憧憬着工业文明所带给我们巨大的便利的同时,其中的问题也相继涌现而出。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导演捕捉到了许多现代文明的标志:烟囱、蒸汽火车、建筑工地、飞机等,而这些有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手,人们为了经济和生产将自己埋头于这一个个冰冷的机器之下,每天上下班,到工厂工作,一切都变得如此的井然有序,如此的规律和理性,然而我们在屈服于资本的逻辑的同时,也丧失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异化”是马克思都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深刻概括。

我本人认为这部影片也和卓别林的相关影片比如《摩登时代》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在这部影片中我们也可以洞见早期柏林的城市景象,电影与城市的紧密关系在这部影片中得到呈现。城市的生活和发展为电影提供了拍摄地和背景,因此在看这部影片时或多或少的会对当时的柏林这座城有所了解和窥探。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