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产剧 《剩下的11个》

剩下的11个

类型:国产剧中国大陆2021

主演:李现

导演:林博

安琪云1

剧情介绍

该迷你剧为虚构故事,剧中多位长相酷似但命运截然不同的"李现",在架空的时空中因为一款神奇的社交软件被卷入了一场扑朔迷离的游戏,由此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李现饰演的第一主角是一名落魄的创业失败者,深受重创、混沌度日的他意外获得一部神秘的手机,只要根据提示完成闯关任务,就可以赚钱,剧情更是由他层层闯关不断推进、抽丝剥茧,解开重重迷雾,⽣活在世界各地的"李现"逐⼀登场,一起卷入这场命运的游戏。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被理解却是表达者的成就,没有什么比旁观者能捕捉到表达者的动机和意愿更幸福的事了。

林博导演虽然还没有长片作品,但从他几个短剧来看,他更擅长空间调度,玩得就是画面的表现力。好的电影需要分寸感,画面强势,表演就不能锋芒毕露,否则两强相争,难免互伤。

《剩下的十一个》是强画面,强情节,弱表演的处理,演员需要做减法,少即是多,越收敛就越丰富,这对演技的要求很高。而且李现还一人分饰身份、性格迥异的三个角色,从头到尾就是一部独角戏,自己和自己较量,没有对手碰撞的火花,更是难上加难。

但对李现,这并不是最大的挑战。他颇有个性的面孔可以让他自由驾驭和实际年龄不符,比他本人境遇更为深沉和复杂的角色。他的超强能力就体现在抓取和达到人物的状态特别准确,不同的人物在他身上呈现出来的气质与精神面貌都会截然不同,并且表现出一种高度的适应性。

现在的小生普遍缺少个性(花旦们更令人沉默,漫山遍野的傻白甜),表演风格不突出,没有自己的核心,既不高贵也不接地气,既无法深刻又丧失天真,两边都靠不了岸,机械化的流水操作是常见弊病。拒绝工整,才有惊喜。我的总体感受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嘛以及正在干嘛,是丢失了独立思考能力的演员。

而李现恰恰相反。有人说他集合了三大特质:洪蒙未开之少年,青年憨,和厌世中年,三种可以随便开光,肆意杂揉,变幻出各种模样。

这种有如天赐的多侧面的特质,让他的上限很高,且对他的表演有极大的加持。他的表情处理,眼神运用,肢体语言都有自己的韵味,产生了高强的辨识性。而且他的审美品味非常好,对于好的表演到底是什么有一套自己的理论。

李现是一个很清楚到底要什么,到底在干什么的演员!

但以前他不够稳定,有时会让人惊艳,一旦遇到和自身性格反差较大的角色,他的控制力会游移,要不不足要不过头。

《亲爱的热爱的》里的韩商言,前几集也是过的,后面渐入佳境,人物开始内化,仿佛长在他身上一般。被诟病的哭戏,的确因为是开拍的第一场。他是典型的方法派,体验角色的速度会比较慢,但只要进入以后,角色就成为他自己,会长出第二自我,这时哪怕离开镜头,在生活中的他,一举一动也都是角色的影子,直到走出人物为止。

每个演员都有能力的边界,再好的演技也不可能什么角色都能胜任。随着经验的积累,李现领悟到了目前就先在舒适区内发挥,再逐渐向外拓展。《剩下的十一个》里三个角色就是如此,有的在他的舒适区里,有的游离在他的舒适区外。但这次他的表现,很稳,很亮眼。

有种说法叫高调表演和低调表演,比如赵丹,周润发就是高调表演的代表人物。

看完《亲爱的热爱的》里的韩商言,再去重温《河神》里的郭得友,我认为李现也属于高调表演,每场戏的高潮点都落在他的脸上和身上,他的表演拿腔拿调,举止动作有点像戏曲的演法身姿,抑扬顿挫,丰富夸张却不让人反感,反而很讨喜很好看。

最近看几个比李现略长的男演员表演,感慨有时演技有点过火不是坏事,所谓的高调表演容易抓人。但也不能太过,否则观众会讨厌,有的男演员让人觉得油腻就是这原因。有的人虽不过火,但也做不到特别生活化,不是行云流水般的,我称之为“自然的做作”,能看但不能吸引人。所以风格的分寸拿捏是最难的。

习惯高调表演的演员,生活中也仿佛大角一般,每块肌肉好像都练过,举止动作有别于于常人,特别引人注目。

但李现不是,他随时可以把自己淹没在人群中。当初看完韩商言再看生活里的李现,就很惊奇,他们像是南辕北辙的两个人,很难想象锐利的韩商言是从随和的李现身上生长出来的。

这就是李现的天赋和优势,他可以在高调表演和低调表演之间任意切换。

之前他不完全是这样。同样是和林博导演合作的《漫长的25米》(15年),阿亮就是低调表演,现实中的小人物,平凡落魄,没有过度的动作和表情,是收敛和松弛的演法。

《河神》是分水岭。郭得友的玩世不恭不是看破红尘,只是一把保护伞,他眼神里的机警,嘴角的机灵,停不下来无法安分的身体,利他的本色下却时时一脸坏笑,让我想起《马路天使》里的赵丹。

《剩下的十一个》里,能清晰的区分陈震宇,范强,耀一,同样的脸,却是截然不同的三个人,观众不会为此产生混乱。以我对李现的熟悉程度,观看时也绝不会联想到他本人。他们不是李现,不是韩商言,不是郭得友,不是丁宁……从他们身上看不到任何李现以前扮演过的角色的影子。

陈震宇让李现回归了低调表演,破产后的沧桑落魄不得志,人物是低沉的,往下走,塑造是往里收的。和阿亮不同的是,经过几年的历练,李现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了,作为演员的质感更丰富,戏感的构建,表演的节奏都加强了。

演阿亮时,属于李现自己的内容还太少,整体视觉上缺少一种曲线的变化。而陈震宇不完全是收着演的,他被拒绝后的撇嘴白眼,斜眼看人时无奈的举着信封规律的抖动,收到佣金后得意的笑着两边张望,都是属于李现独有的“外放”的表演特点。陈震宇被打入谷底,依然还有改天换命的蠢蠢欲动,不翻盘誓不罢休的不甘心就跃然眼前。

陈震宇的戏份虽然最多,存在感并不占上风,大多时候更像是一个串联剧情的工具人。而范强似乎才是灵魂人物。

范强是李现高调表演中的一种得心应手,因为“痞”。李现演过多个不同形态的痞帅人物,有谢训憨厚的痞,郭得友机敏的痞,丁宁深重的痞,韩商言拧巴的痞……不管怎么千姿百态,这些人的底色都是暖的,和李现本人的核心是契合的。

范强则不同,他犹如冷风过境,混迹于市井的艰难生活,让他学会了对情绪不动声色,他的热情只是为了伪装出天真,具有欺骗性,范强的痞是绞尽脑汁不屑一顾的。

范强和郭得友有共性,但同样是吊儿郎当的底层市民,不会把李现扮演的范强和郭得友混淆在一起,范强是流氓,郭得友则是英雄。

这是李现第一次出演一个真正意义上接近反派的角色。他只借助了一个道具——香烟,仅用了三个镜头,嘴角叼着烟不羁的走路,歪头垂目的点烟后再冷眼盯人,叼烟眯眼微笑着狡黠地注目远方,范强就立体了起来。

范强的情绪是表浅的,终日在豕突狼奔中算计挣扎的人,是不会有意味深长的。但谈及自己的疾病,不免还是流露了几分脆弱,那一刻语调停顿,眼神也微微凝滞……只是转瞬即逝,他迅速恢复了常态。

这角色李现是贴着演的,也就是说他把握住了人物的本质和内在的逻辑。如果范强出现在精彩的长篇剧集里,大概率李现又可以爆一回,这就是演员的性格魅力和他对角色的深入理解融为一体后的结果。

耀一则是李现另一种形式的游刃有余,这个浮夸又可爱的偶像团体爱豆,出于好奇害死猫,稀里糊涂的被卷入了阴谋中。他和李现在身份上有交集——都是大明星,但性格做派,和现实中的李现完全不同。惊叹于李现把日本偶像的神态举止动作模仿的惟妙惟肖,浑然天成,有那么一瞬,恍惚中真的感觉在看一个真实的日本爱豆拍得vlog。

有些人现阶段对李现的台词能力有误解,归根结底是他主演的原音作品播出太少的缘故。李现的声线条件不算突出,不是浑厚的共鸣腔,偏柔偏软,和他阳刚的外表有些反差。但他对声音的控制力很强,如同他形象气质的多变一样,他也可以通过不断改变原有的音色和声调去贴近人物。

之前的韩商言,为了突出人物的疲惫和不屈,声线就是沙哑铿锵的,好像被磨砺过的砂石,粗糙又坚硬。

这次范强的声线处理的稍电子化,声音干净,语调急促,带着少年的轻快,表面漫不经心,实则步步为营。

陈震宇的声音就低沉多了,语速也慢,哪怕不看画面只听台词,也能感受到他的失意。在听到原音配音都觉得惊喜的当下,李现的这种台词技能在年轻演员里也是少有的。

作为演员来说,李现的综合条件的确得天独厚,帅小伙往那一站,就是经历过千锤百炼的大男主,是上天后土精粹出来的人。

李现的表演风格在如今的小生里也是独树一帜的,事实上像他这样的演员,在任何时代都是比较稀缺的。艺术最怕没有独特性,缺乏辨识度,技巧再好,做出来的东西和别人的看起来差不多,你做的别人也能做,天花板就肉眼可见。对演员来说,无论是长相的模糊化还是表演风格的趋同化、程式化都是致命的弱点,这样的人注定无法走向高处。

这十年的演艺生涯,李现一直在拓宽表演的广度,各种身份性格的类型角色,一一进行尝试。三十岁以后,期待他能拓展表演的深度, 他需要更多震撼人心的悲剧表达,也许《人生若如初见》里的良乡,就是一个最好的起点…………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4-2025 安琪影院 www.539m.com